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,
從小就要建立起孩子的良好的品格與情緒管理。

雖然不可諱言的是,有些孩子的氣質是天生注定的,
但是魚媽改不了身為教育工作者的職業病與宿命。
遇到孩子有些情緒問題時,一定要馬上來個機會教育。
更何況是自己的小孩,更不可能讓他就範。

魚媽可不想自己的孩子日後成為別人的【troublemaker】,
或者成為別人唾棄的話題時,
我這個身為父母的同樣難辭其咎。


事情的起源是 Amigo 又犯了同樣的錯誤,
就是在看到別人受傷難過時,竟然毫無反應,
而且對象是他老媽ㄟ,
魚媽怎能讓小孩子這樣「沒血沒肉」呢?

猶記得第一次,魚媽身體不舒服,暈眩的躺在床上,
Amigo在一旁一直吵著要我起來講故事,
我只能用著虛弱的聲音敷衍他,
這位欠揍的小子就一直推我的身體,
要我起身,當時老媽無力反抗、也沒心情教育,
只好任憑小人欺負老媽。

這一次,又有點類似的情況,就是魚媽為了幫感冒的
Amigo擦鼻涕,他一個不小心讓老媽的頭去撞到椅腳,
這小子竟然對魚媽的疼痛毫無反應,這會兒,
火大的老媽可得抓住機會好好教育一下了。

一剛開始,我大吼一聲叫他過來,Amigo嚇了一跳就衝去房間,
理智的魚媽發現這方法不對,馬上改變策略,
開始說之以理,動之以情,
念了一大堆,大概是說:「媽媽為了要幫你擦鼻涕,
去撞到了桌子,媽媽的頭很痛,你來幫媽媽呼呼~~」
結果,這小子就是不理我,
我就這樣跟他爐了耗了約15分鐘,
都完全沒效,最後我撂下一句狠話,
憑藉我跟他的默契,與對他的付出,
魚媽說:「哪以後你痛痛流血了,媽媽都不要管你了!!」
Amigo這時似乎有點反應,不過戰火仍然對峙中,
之後,魚媽就不想跟他在處在同一個空間裡了,
自己去做自己的事。(隔離政策~~time out)


小孩子都超級會看人臉色,馬上轉而求助Y爸,

Y爸這時候就說話了:「幹嘛跟小孩子一般見識!!」

魚媽可就有點火大了,你不幫忙教育就算了,還讓小孩子有靠山,

魚媽就回答說:「那你言下之意,是不是說以後爸媽生病受傷也不用管囉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我如果不去,你也不用一般見識囉!」,

Y爸這時候言拙,不知如何回答,想通了後,就再次去扮白臉,
好好再跟Amigo教育了一次,

這個時候,Amigo 拿著平常自己被打受傷會抹的乳液,要來幫魚媽擦擦,
總算在最後一刻,換得了Amigo 的同情與關愛,
魚媽也投以熱烈的擁抱,
並告訴他:「因為你會照顧幫助受傷的人,這樣才是爸媽的大寶貝ㄚ!!」


從頭到尾就這樣花了40分鐘跟Amigo周旋,
若不是假日魚媽哪有那麼多時間可以跟孩子好好磨耐性。

我這樣做的原因不外乎是因為~~~


魚媽可不希望自家的孩子空有一堆才華能力,卻絲毫無同理心憐憫心。
有時候想一想喔~~那天老了雖然我不寄望妳們能養我們,
但是這群孩子以後可是我們國家政策制定者,如果對一些弱勢族群毫無同情心,
將來我們老了,也是屬於弱勢族群,也都是無用之士,
是不是就被這些年輕人丟在一旁呢?


孩子的任何能力都可以慢慢培養,就是同理心、愛心、悲天憫人的心要及時建立!!!


現在的孩子都太功利,太愛計較,幫忙做事情就一定要計較報酬。
校園中如果有小朋友被老師責罵,幸災樂禍、落井下石的比比皆是,

唉~~~~無奈無言。

自己有孩子後,更覺得對小孩子的教育有時真要 「心狠手辣 !」

「心狠」~~
心中有一把尺,是非對錯要教清楚, 一旦確定原則就要執行,絕不可心軟。父母實在很容易臣服於小孩子的耍賴,不過一旦讓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耍賴, 威信就不容易建立了。所以現在坊間很流行「易子而教」。或許我們對其他孩子比較容易堅持原則吧!

「手辣」~~
方法手段要高明,多運用不同的溝通技巧,軟硬兼施,有時候小孩子哭鬧時, 先不理他,並做隔離,而且夫妻間可以輪流扮演黑白臉,不過原則要一致,小孩子就是會鑽漏洞,一旦知道爸媽有一方可以當靠山,規矩原則形同無效。

我不知道我這樣做對不對,不過孩子的情緒教育與品格養成要及早確立,
六歲前是黃金時間,有些時間一旦錯過了,往後可能要花加倍的力氣才能導正。
魚媽寧可辛苦這前十年,也不願意辛苦後面的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啦!!

這就是魚媽的鐵腕之手!!!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ishtsai10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